问题 | 精神病人能结婚吗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
分类 | 婚姻家庭-结婚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医学及法理学领域,患有精神疾病者仍享有结婚的权利,然而,具体的结婚条件和程序仍然受到严格的法律规定所制约。
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仅当双方存在明确的近亲关系,例如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才被明确禁止结婚。 血亲,是指起源于同一祖先并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亦称为自然血亲,这类血亲的身份因出生而确立。 以自己为中心向上追溯,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曾祖父母等长辈,以及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后辈,这些亲属皆属于直系血亲,他们的婚姻关系会被法律明确禁止。 至于患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士是否具备结婚资格,这并非可简单一概而论的问题。 精神疾病者的行为能力究竟需要达到何种程度才能适格结婚,至今尚未建立出一套准确的衡量标准。 然而,为了保护这类人群的婚姻权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我们应尽量降低对他们婚姻行为能力的过高期待和要求。 实际上,精神病患者是有权享受到家庭温暖和关怀的人群,特别是当他们的父母无法继续承担起养育和监护他们的义务时。 如果有他人自愿与他们组成家庭并肩负起监护责任,那么这种情况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一种积极进步。 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已有大量精神疾病患者成功步入婚姻殿堂的实例证明,基于当事人未能满足指导结婚的行为能力要求从而导致婚姻无效的做法,既不利于维护精神病患者本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不利于婚姻家庭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患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能够基本正确地识别婚姻的本质属性,预测结婚可能带来的行为后果,而且能够自我决定作出同意结婚的声明意愿,那么法律就应该允许其进行结婚;反之,则不应予以批准。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条
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