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农村宅基地纠纷起诉要求有哪些 |
分类 | 房产纠纷-二手房纠纷 |
解答 |
律师解析:
涉及到宅基地争议的法律事务同样属于民事范畴,因此相关诉讼程序在本质上与普通民事案件是基本相同的。首先是从原告个人角度来看,需具备实施民事行为的主体资格。年龄超过十八岁且拥有独立经济来源的公民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他们有权自行向法院提起诉讼;而年满十六岁但尚未成年,并且没有稳定收入的,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被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之人,这类情况下也就有资格亲自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对于未成年人或者精神障碍人士,由于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需要由其法定监护人代表进行诉讼活动。
其次原告应当是与本次诉讼案件有着直接利害冲突的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再次,必须明确诉讼的对象即具体的被告方。紧接着,原告也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诉讼请求和相关的事实依据及法律论据。之后,原告就可以选择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了。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仅限于权利人自知自身权益受侵害之日起的三年内。最后,原告还需要提交正式的起诉状。在提交起诉状时,应向人民法院递交书面档,同时按照被告人数提供副本。如果确实存在书写困难的情况,也可以采用口头方式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记录在案并通知对方当事人即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