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买房纠纷取证靠自己吗 |
分类 | 房产纠纷-二手房纠纷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选购住宅时,支付了首期款项之后仍可撤销交易。住宅买卖契约属于民事契约的范畴之一,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关于此类纠纷通常会优先遵照合约条款的约定。因此,若开发商与购房者签署的协议中包含了对合同解约情况详细说明的条款,则购房者便可根据该约定解除合同。倘若未在协议中有相关约定,则在符合下列情况时,购房者同样有权要求解除交易。首先,交付时间逾期的现象远超规定较严重时,即开发商未能如约在合同规定的交付日期之后的一定期限内向购房者提供房屋试用报告的情况。这类逾期达成的标准,根据各开发商与购房者签约时所设定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通常为30至90个工作日不等。在此期限内若开发商依旧延误交货日期,购房者便有权要求开发商退还房款,且双倍偿还预付款项或赔偿相应利息损失。其次,面对规划变更的状况,购房者在签署合同时通常都会有明确的规定,规定开发商必须事先征得购房者的同意,否则便是违反合约。当开发商未经授权擅自行事地更改了规划或设计,进而影响到房屋的基本构造、布局、面积、朝向等方面时,购房者便可依据约定要求开发商解除交易。再者,房屋质量不达标成为硬伤,此类情况主要包括开发商无法取得《完工审核证明书》以及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过检验确定不适用于居住两个方面。针对开发商交付的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情况,购房者享有提出解除交易的权益。此外,房屋实际测量面积与预测面积之间偏差超越3%,也是可以申请解除交易的。根据相关法规,套内建筑面积与其相对误差比超出3%时,购房者亦有权要求解除交易。最后,如果开发商在出售房屋前已将待出售房屋抵押给他人,或者在出售房屋后又将其抵押给另一方,根据现行法律,如开发商未在过户过程中告知购房者该房地产已处于抵押状态,那么这些交易都是不合法的,购房者可据此主张撤销购房合同。总而言之,购房者是否拥有撤销购房合同的权利,关键在于是否出现了法定,或者是签约时有过约定明确的撤销条件,而非是否完成全部或部分房款的支付。需注意的是,解除房屋购买合同与银行贷款合同是独立的法律行为,因而即便购房者得到开发商退还的预付款及其对应利息,仍需继续在银行进行贷款结算,根据公民同权原则,贷款余额应由购房者独立承担返还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