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父母离婚,房产应如何判定归属 |
分类 | 房产纠纷-房产纠纷 |
解答 |
律师解析:
一、在描绘夫妻关系终止后,对于父母共有的不动产相关问题的解决程序和方法上,我们首先建议请双方当事人之间相互协商,在双方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可考虑通过法院诉讼来解决。
关于这方面,本法律文书将按照以下几点分别阐述其处理原则: (1)夫妇任何一方都有权利明确表明自己对于该住宅拥有所有权的愿望,并且愿意通过竞标来获得该所有权,对此种情况,法院应予以允许批准; (2)如仅有单方持有其所有权意愿的,房屋鉴定机构应对从市场角度出发对该房屋进行评估,而最终房屋所有权归属于哪一方也应该为此付出相应的赔偿给对方; (3)在两个人都没有诉求下,法院有权对房屋进行公开拍卖,利用所得款项来进行均等的分配。 二、如果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房屋出现问题,例如在其单身阶段由某位家庭成员支付了首付款,而后续付款则是用夫妻共有财产进行偿还的话,这类情况下,已经被登记在首付支付方名下的房产通常会被法院视为产权登记方的个人财产,然而,在婚姻终结的条件下,同时,用于夫妻共同财产支付的贷款以及此房屋对应的财产增值部分都会被视为共同的财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法律法规,必须由房产拥有者对另一方提供适当的资金补偿。 三、如果房产原本属于某位家庭成员的婚前财产,无论是否在婚姻关系持续过程中经过添加配偶姓名的行为,一旦离婚结束,其他配偶都无权分享此房产。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