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事故二次事故责任怎么认定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责任 |
解答 |
律师解析:
一般而言,当第一次事故的责任已经明确认定后,在进行二次事故责任认定时,需要把多种因素都综合起来加以考虑。
倘若第二次事故是由于第一次事故尚未处理完毕而引发了后续的损害,通常来讲,应该由引发后续事故发生的那一方承担主要的责任。 而原本的第一次事故责任方,则要在其自身过错的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责任。 要是第二次事故完全是一个独立的事件,和第一次事故之间不存在任何因果关系,那么就需要各自依据在第二次事故中的过错来承担责任。 比如说,A车与B车发生了第一次事故,之后A车没有及时撤离现场,结果导致C车发生了追尾。 在这种情况下,A车对于C车的二次事故就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而B车的原事故责任则要根据其自身的过错来进行认定。 总之,对于二次事故责任的认定,必须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依据交通法规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准确地认定,不能一概而论。 案情回顾: 小朱驾驶的车辆与小李驾驶的车辆发生了第一次碰撞事故,责任初步认定。但事故尚未处理完时,小胡驾驶的车辆驶来,撞上了小朱的车引发二次事故。小朱认为自己不应承担二次事故责任,小胡觉得小朱未及时撤离导致事故应担责,由此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若小朱未及时撤离现场是二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小朱需承担一定责任,这符合因第一次事故未处理完引发后续损害的情况。 2、若小胡自身存在如超速等过错,小胡也需按其过错承担相应责任,因为二次事故责任认定需综合多种因素考量。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