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出现死亡事故如何去判责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责任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面对出现死亡事故的判责事宜时,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其一,明确事故的责任主体至关重要。 就机动车与机动车的情况而言,通常依据双方的过错程度来判定责任。 倘若双方过错程度差异较大,过错大的一方需承担主要责任,过错小的一方则承担次要责任; 要是其中一方故意引发事故,那么该方就需承担全部责任。 而当涉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时,一般情况下机动车要承担更重的责任。 不过,若行人存在过错,比如闯红灯、跨越护栏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那么就可以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其二,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境也不能忽视。 例如是否存在超速行驶、超载运输、酒后驾驶以及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这些因素对判责结果有着显著的影响。 如果有这些违法行为存在,那么在判责时会相应地加重责任方的责任。 其三,必须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判定,像《道路交通安全法》等。 倘若死亡事故是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那么还可能涉及到工伤认定等一系列问题。 总之,判责需要全面、细致地考量各种因素,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做出公正合理的裁决,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交通秩序。 案情回顾: 小朱驾驶机动车正常行驶,与闯红灯的行人小李发生碰撞,导致小李死亡。小朱认为小李闯红灯是事故主因,自己不应承担主要责任。而小李家属认为,机动车有更大的危险性,小朱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双方就责任划分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根据交通法规,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事故时,行人有闯红灯过错可减轻机动车责任。小朱正常行驶,小李闯红灯存在过错。 2、事故涉及死亡,应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判定责任。小朱无超速、酒驾等违法行为,小李的过错行为在事故中有较大影响,小朱不应承担主要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