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被诱导签了合同要承担哪些责任
分类 合同事务-合同纠纷
解答
律师解析:
在生活中,如果不幸被诱导签了合同,那责任承担的问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判断,以下为你详细说明:
1.若构成欺诈:
当一方通过欺诈手段,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在违背自身真实意愿的情形下订立了合同。
此时,受欺诈的一方是有权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撤销该合同的请求的。
一旦合同被依法撤销,那么从合同订立之初起,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了。
而且,因这个合同而取得的财产,都应当返还给对方。
同时,有过错的那一方,还应当对另一方因为该合同所遭受的损失进行赔偿。
比如,购买房产时,卖家故意隐瞒房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导致买家签订购买合同,买家就可依法维权。
2.若构成重大误解:
如果是基于重大误解而实施了民事法律行为,比如对合同的重要条款、交易标的等存在错误认识,行为人同样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对该合同予以撤销。
合同撤销后,也会产生自始无效的法律后果,相关财产也需要按照规定返还。
3.若不构成可撤销情形:
这种情况下合同是有效的,当事人就需要按照合同的约定去履行自己的义务。
要是不履行,就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若想要主张自己是被诱导签约从而免责,那就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存在法定的可撤销事由,并且要及时行使撤销权。

案情回顾:

小朱欲购买小李的二手车,小李故意隐瞒该车曾发生严重事故的事实,诱导小朱签订了购买合同。小朱后来得知真相,认为自己被欺诈,要求撤销合同,小李则认为合同有效,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若小李的隐瞒行为构成欺诈,小朱有权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合同。合同撤销后自始无约束力,小李应返还购车款,小朱返还车辆,小李还需赔偿小朱因此遭受的损失。
2、若小朱是基于重大误解签订合同,如对车辆实际车况错误认识,也可请求撤销合同,撤销后财产按规定返还。
3、若不构成可撤销情形,合同有效,小朱若想免责需有充分证据证明可撤销事由并及时行使撤销权。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