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达成和解的不按时还钱怎么办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纠纷 |
解答 |
律师解析:
当法院达成和解后,倘若一方未能按时还钱,可采取以下一系列措施。
其一,对方的这种行为属于明显的违约行为。 守约方拥有合法的权利,能够依据已达成的和解协议,向法院正式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 法院会严格按照和解协议的具体内容,对违约方的各类财产,如房产、车辆、存款等,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手段。 通过这些措施,强制违约方履行其还款的义务,确保守约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其二,守约方还可以主动与违约方进行再次协商,诚恳地要求其尽快履行还款的责任。 在协商过程中,要保留好相关的沟通记录、协商内容等证据。 如果协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那么这些证据将为后续可能进行的法律诉讼提供有力的支持。 此外,在执行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违约方有转移财产等试图逃避执行的行为,法院将会毫不犹豫地对其进行罚款、拘留等处罚。 若情节严重,违约方甚至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将面临更为严厉的法律制裁。 总之,法院所达成的和解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违约方必须要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不仅是对守约方的公正对待,也是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秩序的重要体现。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在法院达成和解,约定小李按时还钱。但到期后,小李未能还钱。小朱想知道能否让小李还钱及能采取什么措施,争议点在于小李违约后小朱有哪些有效追款途径。 案情分析: 1、小李未按时还钱构成违约,小朱可依据和解协议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对小李的房产、车辆、存款等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强制其还款。 2、小朱可与小李再次协商,要求其还款并保留协商证据,若协商不成,证据可为后续诉讼提供支持。 3、若小李有转移财产逃避执行行为,法院会对其罚款、拘留,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