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会产生什么法律后果
分类 合同事务-合同纠纷
解答
律师解析:
合同制度正是伴随着私有制的兴起以及商品经济的茁壮成长而诞生的,其本质上是商品交换在法律层面上的具象化体现。
当商品生产逐渐发展壮大之后,为了确保交易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人们在繁复的交换实践之中逐步摸索出许多关于交换的惯例和礼仪。
这些既成约定的商品交换惯例和礼仪便逐渐演变成了调节商品交换的普遍规定。
关于合同的法律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任何一份合同均源于至少两方以上法律地位平等的参与者意志一致的协议表达。
2、合同的终极目标在于产生、变更或者终结债权债务关系。
3、合同是一种典型的民事法律行为。
针对由欺骗、恐吓所导致的合同,若受害方认为此类合约继续存续有利于自身利益,他们有权申请变更此合同,随后在确定合同有效性的基础之上,要求实施欺骗或恐吓行为的一方承担违约责任。
然而,如果受害方心中认为合同继续有效对其自身利益有害,那么他或她可以向司法及仲裁机构提出无效诉求,一旦合同被判定为无效,即刻生效无效的结果。
对于欺骗行为本身而言,指的是行为人为谋取自身利益,通过语言、文字或者其他行为刻意隐瞒真相并提供虚假信息的行为,这种行为无论是浅层次地误导他人,还是深层次地扭曲真实,或者明示或暗示他人掩盖事实或改变事实,都属于欺骗行为范畴。
至于恐吓行为,则通常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故意以未来可能出现且将对被威胁者的生命、财产、声誉等诸多方面构成危害的情况进行威胁;
(2)直接采取对被威胁者本人或是其亲戚朋友的侵权行为,致使其生命、财产、声誉等各方面遭受损失,从而对被威胁对象及其亲戚朋友产生严重的威胁性恐吓。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9: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