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情况下赠予无效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某些特定情形下,赠予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具体情况如下:
一、欠缺民事行为能力 赠与人若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其实施的赠予行为便可能无效。 这类人群独立实施的赠予行为,在法律上是不被认可的,因为他们缺乏对赠予行为及其后果的正确认知和判断能力。 二、意思表示不真实 当赠予是在重大误解、欺诈、胁迫等情况下作出时,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赠予合同。 比如,赠与人因被欺骗而误以为某物品价值极高从而赠予他人,事后发现真相,这种情况下受损害的赠与人可申请撤销赠予,一旦撤销,该赠予行为自始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若赠予的财产来源不合法,如属于违法所得,那么这种赠予行为是无效的。 因为法律旨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正常秩序,不允许通过非法财产进行赠予来逃避法律责任或获取不当利益。 四、违背公序良俗 赠予行为若违背了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也会被认定无效。 五、恶意串通 当赠与人与受赠人恶意串通,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时,该赠予行为无效。 这种行为是对他人合法权益的侵犯,法律对此持否定态度。 案情回顾: 小朱将自己的贵重手表赠予小李,小李称该手表款式独特价值极高,小朱信以为真便赠予。后小朱发现手表实际价值一般,且小李是故意欺骗他。同时,小胡将违法所得财产赠予小丽,小静为维持不正当两性关系赠予他人财物,引发争议。 案情分析: 1、小李欺骗小朱,使小朱在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下作出赠予行为,小朱作为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赠予合同,撤销后赠予行为自始无效。 2、小胡赠予的财产来源不合法,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此赠予行为无效。 3、小静的赠予行为违背公序良俗,损害社会道德风尚,该赠予行为应被判定无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