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立案终本后怎么处理 |
分类 | 债权债务-债务债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立案终本之后,通常就意味着执行程序进入了一个暂时停止的状态。
这可千万不要理解为案件已经完全结束。 当处于这种情况时,债权人可千万不能闲着。 他们可以积极地去寻找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然后把这些线索及时告知给执行法院,这样就能促使执行程序重新恢复起来。 而且,法院也有可能在后续的时间里,根据新发现的线索或者出现的新情况,再次启动执行程序。 与此同时,债权人一定要留意申请执行的时效规定。 一般来说,时效是两年,要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天开始计算;要是法律文书规定了分期履行,那就得从每一次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天开始算;要是法律文书没有规定履行期间,那就从法律文书生效的那一天开始算。 如果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用来执行的财产,法院肯定会继续进行执行的。 但要是被执行人真的没有财产可以执行了,并且还符合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条件,那法院就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不过,债权可不会就此消灭,被执行人依然有继续履行的义务。 案情回顾: 小朱作为债权人,其案件立案终本后执行程序暂停。小朱积极探寻被执行人小李的财产线索并告知法院,盼执行重启。而关于申请执行时效两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最后一天起算,小朱和小李就时效起算的具体界定存在争议。 案情分析: 1、小朱积极寻找线索的行为是正确的,法院若获取新线索或新情况,有可能再次启动执行程序,这有利于小朱债权的实现。 2、对于申请执行时效的规定需重视。若小李有可执行财产,法院会继续执行;若小李无财产且符合条件,法院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小朱的债权依然存在,小李有继续履行义务。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