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老人去世前医药费谁承担 |
分类 | 医疗纠纷-医疗保险纠纷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老人去世前医药费的承担问题,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通常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形:
1.有医保等保险的情况: 当老人参加了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相关保险时,在其生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符合报销范围的医药费,可按照保险规定进行报销。 比如常见的医保,会根据不同的医保类型和政策,对特定的药品、诊疗项目等予以一定比例的报销,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让老人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2.老人有个人财产的情况: 若老人有自己的积蓄、存款,或是有其他形式的个人财产,那么在需要支付医药费时,可动用这些财产。 比如老人长期的存款积累,或是名下的房产等经合法处置后所得款项,都可用于支付医疗费用。 3.法定赡养人承担: 依据法律规定,成年子女等法定赡养人对老人负有赡养义务,其中就包括支付必要的医疗费用。 若老人自身财产不足以支付全部医药费,法定赡养人应当承担相应费用。 比如老人身患重病,自身积蓄用完后,子女就需承担剩余费用。 4.特殊情况: 若老人是由他人监护,监护人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费用支付责任,比如老人因精神疾病等丧失行为能力,监护人要负责其医疗费用的支付。 一般而言,先通过保险报销,不足部分由老人自身财产支付,仍不足的,法定赡养人应承担相应责任。 案情回顾: 小朱的老人患病,产生高额医药费。医保报销一部分后,仍有较大缺口。老人有个人存款,但小朱认为应先用老人房产变现支付,而其他法定赡养人小李等主张先花完存款。老人后丧失行为能力,监护人小胡对于剩余费用承担也存在争议。 案情分析: 1、医保等保险应按规定先行报销符合范围的医药费,这能减轻家庭经济压力,如本案中已报销部分费用。 2、老人个人财产可用于支付费用,对于存款和房产的使用顺序虽有争议,但都是合法可动用财产。 3、法定赡养人在老人财产不足时应承担相应费用,小朱和小李等应就剩余费用合理分担。 4、监护人小胡在老人丧失行为能力后,需承担一定费用支付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