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遇到医疗事故导致死亡应如何应对 |
分类 |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责任 |
解答 |
律师解析:
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之第二款详细规定,如若出现重大医疗过失酿成患者身亡之严重后果的情况,医疗机构宜于事件发生之后的12个小时内迅速向所在地区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报告。
同时,此项条例第十八条也明确指出,当患者不幸离世时,无论是医方与患方都无法确认具体死因而产生争议之时,应立刻对其遗体于患者离世后48小时之内进行尸检; 若是具备尸体冷冻保存条件的,则可适当延长至7天进行尸检工作。 值得强调的是,尸检工作必须征得死者家属的明确同意并在相关文件上签署确认。 另一方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明文规定,当医疗事故引发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在医患双方之间难以协商达成共识的时候,既可以选择通过提交调解申请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处理,亦可将争议提交至人民法院直接提起民事诉讼加以解决。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