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售卖过期食品的工商局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
分类 | 损害赔偿-消费权益 |
解答 |
律师解析:
对于出售过期食品所可能引发的工商局处罚,我们在此为您详细介绍其相关状况及过程:
首先,若消费者仅因购物时发现食品已过保质期限而发起投诉,工商局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此类过期食品作出处理,通常他们会要求销售方赔偿消费者的经济损失,同时也需要为消费者办理退款退货事宜。 其次,倘若有消费者通过举报行为发现销售单位存在出售过期食品的问题,那么工商局便需立即启动立案程序。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仅要责令销售方赔偿消费者的损失,还将根据具体案情来决定是否对销售单位实施行政处罚。 第三,对于经营者擅自进行超过保质期限食品的售卖活动,有关主管机关将依据各自职能分工对其开展调查取证,待核实无误后实施相应惩戒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以及各种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等。 另外,若违法生产经营食品的货值金额未达到一万元,则被查处单位将面临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金; 反之,若货值金额高达一万元或更高,将面临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巨额罚金; 若情节特别严重,甚至有可能被勒令经营许可证被吊销。 最后,针对库存中过期食品,应及时予以没收,处理完毕后将定期予以回收,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此外,经营许可证被吊销,并处罚金数额在3至10倍之间不等。 无论是过期时间长短还是货值规模大小,只要食品超过了保质期限,就必须接受五万元以上的罚款惩罚。 消费者在购买到过期食品后有权要求退货,并且可以向生产者或经营者请求赔偿价款的十倍重金或者损失的三倍赔偿金。 倘若导致人员受到人身伤害,消费者更可据此提起侵权责任诉讼,获得法院的支持并得到损害赔偿诉求的落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五十四条
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