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损害填补原则具体是什么 |
分类 | 损害赔偿-人身侵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众所周知,"填补原则"强调的是赔偿行为旨在尽力消除被害人所遭受的损失,因此这类赔偿形式通常也被称作"补偿性赔偿"。
所谓的"填平"则是指对受害方在财产、精神等方面所受到的损害进行充分、完整的补偿,即要求违法者依据权益人损失的金额予以相应的赔偿,力求确保权益人不会在经济层面遭受任何名义上的损失。 然而,在实践中施行"填补原则"时,有两项基本准则需要遵循: (1)在决定是否需要实施填补以及何时需要填补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权益人所遭受的实际损失到底有多少; (2)经过"填补"到实现"填平"之后,应该确保权益人在经济方面的损失可以彻底消除。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九条
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一)医疗事故等级; (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