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重婚行为是否受到法律保护 |
分类 | 婚姻家庭-同居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我国的司法体系内,对于重婚行为并未提供法律保护措施。
这主要源于我国现行的民法典明确禁止重婚现象的存在,并且将其定义为是破坏社会公序良俗及人类基本伦理道德的非法行径,因此,从法律效力上来说,重婚所缔结的婚姻关系也被认定为无效婚姻,并且对当事人具有溯及力,即自始至终都不具备法律效力。 更为重要的是,从法律层面来看,重婚行为不仅无法获得法律支持和保障,反而会招致法律机构的严厉制裁。 依照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重婚行为达到犯罪的严重程度时,将面临长达二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处罚或拘役刑罚的判决。 同时,如果由于重婚行为导致离婚局面的出现,那么,在重婚的一方配偶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的情况下,该方当事人势必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