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以后如何才能不给抚养费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现实生活中,夫妻离婚后,有时可能会出现一方不想支付抚养费的情况,而在某些特定情形下,这种做法是合法的,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1.双方协商一致: 离婚时,若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后,同意另一方不支付抚养费,并且这种约定不会对子女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比如不会影响子女正常的生活、教育、医疗等需求。 那么,双方就可以在离婚协议中清晰、明确地约定这一事项。 这样的约定是建立在双方自愿且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的。 2.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收入来源: 当支付抚养费的一方由于意外事故、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身体机能受损,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同时又没有其他稳定的收入来源,例如没有积蓄、投资收益或其他财产性收入等,无法承担起抚养费的支付义务。 这种情况下,可向法院提供如医院的诊断证明、劳动能力鉴定报告等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减免抚养费。 3.特殊经济困难: 例如突然遭遇重大疾病,需要支付巨额的医疗费用;或者遇到不可抗力事件,像自然灾害导致房屋损毁、财产损失严重等,使得经济状况变得极其困难,无力支付抚养费。 此时,也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减免。 需要注意的是,抚养费的支付是为了保障子女的生活和教育等需求。 即使存在减免情形,当支付能力恢复时,仍可能需要恢复支付抚养费,以切实保障子女的权益。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离婚后,小李起初拒绝支付孩子抚养费。争议点在于小李的拒付行为是否合法。后查明,小李先是与小朱协商,小朱同意;后小李突患重病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收入来源;再后来又遇自然灾害财产损失严重。 案情分析: 1、双方协商一致阶段,小朱同意小李不支付抚养费,且不影响孩子正常需求,此约定基于双方自愿平等协商,合法有效。 2、小李因病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收入来源,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后,申请减免抚养费是合理合法的。 3、遭遇自然灾害导致经济极其困难时,小李向法院申请减免,法院会酌情考虑,其做法符合法律规定。且日后支付能力恢复,可能需恢复支付抚养费。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