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十八岁父母离婚孩子还用判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律师解析:
1.通常来说,当父母在孩子18岁时离婚,一般不用对孩子的抚养权进行判决。
从现实生活角度来看,孩子到了18岁,已经步入成年阶段,在很多方面都逐渐走向独立。 在学习和工作方面,也有能力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对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划和思考能力。 2.从法律层面深入分析,抚养权主要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所拥有的抚养监护权利。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18周岁的人在法律意义上已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这意味着他们能够独立地参与各种民事活动,对于自己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有清晰的认知,并且可以独立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所以,当父母离婚时,对于已满18周岁的子女,法院不会对其抚养权的归属做出判决。 3.然而,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例如,有的18岁子女由于残疾、患有严重疾病等原因,导致他们无法依靠自己的能力维持正常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仍然负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 但这与一般的抚养权判决有所不同,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明确父母在子女的生活照料、医疗费用承担等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以及提供支持的具体方式。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在孩子小胡18岁时决定离婚,双方就小胡的抚养权产生争议,小朱认为应明确抚养权归属,小李则认为孩子已成年无需判决。小胡虽成年但因残疾生活难以自理。 案情分析: 1、从现实生活角度看,一般18岁孩子已成年独立,能自主安排生活、学习和工作。但小胡因残疾无法自理,情况特殊。 2、从法律层面讲,18周岁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法院通常不对其抚养权判决。但小胡特殊情况使父母仍有抚养教育义务,需根据实际明确父母责任和支持方式。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