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子女成年监护权归谁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离婚时,若子女已经成年,通常情况下不存在监护权归属问题,以下为你详细阐述原因:
一、监护权的定义及适用 监护权是一种重要的身份权,主要是监护人针对未成年人以及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权利。 成年子女在心智和认知能力上达到了一定的成熟度,一般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这意味着他们能够独立地参与各种民事活动,比如签订合同、处理个人财产等。 他们可以对自己的行为和事务负责,有能力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决策,所以从法律层面来说,不再需要监护人来代为行使相关权利。 例如,一名成年大学生,能够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经济事务,无需他人监督。 二、特殊情况 不过,也存在特殊情形。 如果成年子女由于某些原因,比如脑部疾病、精神障碍等,导致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此时监护权归属就需要按照法定顺序来确定。 一般而言,会由配偶、父母、子女等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若出现争议,相关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法院在裁决时,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比如监护人的经济状况、与被监护人的关系亲疏等,以确保被监护人的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离婚时,他们的子女小静已成年。但小朱认为小静心智不够成熟,主张自己继续拥有监护权,小李则认为成年子女无需监护权归属判定,双方产生争议。后小静因脑部疾病丧失部分行为能力,二人又对监护权归属起争执。 案情分析: 1、小静成年且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从法律层面讲,她能够独立参与民事活动,对自身事务负责,通常不需要监护人代行权利,所以此时一般不存在监护权归属问题。 2、当小静因脑部疾病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后,监护权归属需按法定顺序确定,若二人存在争议,相关利害关系人可申请法院指定监护人,法院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裁决。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