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父母的房给子女写遗嘱用公证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父母若想将房产通过遗嘱的方式留给子女,公证并非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不过,公证遗嘱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1.不公证同样具备法律效力: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多种遗嘱形式,像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以及公证遗嘱等。 只要遗嘱满足法定的形式要件与实质要件,即便不进行公证,也是有效的。 比如说自书遗嘱,需要遗嘱人亲自用笔书写,写清楚自己的真实意愿,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并注明具体的年、月、日。 这样的自书遗嘱,就符合法律规定,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 2.公证遗嘱存在诸多好处: 公证遗嘱具有更强的公信力。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足以推翻它的相反证据,公证遗嘱的效力通常会被优先认可。 在现实生活中,房产继承可能会引发各种纠纷。 而公证遗嘱在后续可能出现的继承纠纷中,能够凭借其公信力,减少各方争议,使得遗嘱能够更加顺利地得到执行,避免家庭成员之间因为房产继承问题而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所以,父母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意愿,来决定是否对遗嘱进行公证。 案情回顾: 小朱的父母想把房产通过遗嘱留给小朱。父母起初写了自书遗嘱,但未公证。后来家庭内部出现争议,小胡认为未公证的遗嘱无效,小朱则坚称遗嘱有效,双方就该遗嘱的法律效力产生激烈争执。 案情分析: 1、小朱父母的自书遗嘱只要满足法定形式要件与实质要件,即便未公证也是有效的。比如是父母亲自书写,写明真实意愿,签上名字并注明具体日期,就符合法律规定,具备法律效力。 2、若小朱父母当初对遗嘱进行公证,形成公证遗嘱。在出现继承纠纷时,公证遗嘱因具有更强公信力,在无相反证据推翻的情况下,其效力通常会被优先认可,能减少各方争议,利于遗嘱顺利执行。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