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农村的房子算遗产么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农村的房子究竟算不算遗产?答案是肯定的。
下面为你展开详细分析: 一、从遗产的定义来看 依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遗产指的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在农村,房屋如果是被继承人通过合法的途径获得的,就属于个人合法财产,进而能够作为遗产被继承。 比如,有些农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宅基地上自行建造房屋,这种情况下,房屋就是其合法财产;又或者是通过合法的购买程序,从他人手中购得的农村房屋,同样属于合法财产范畴,在被继承人去世后,可以作为遗产由继承人继承。 二、继承存在的限制 需要明确的是,农村房屋的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是不能被继承的。 继承人实际继承的只是房屋的所有权。 按照“地随房走”的原则,在房屋存在且未倒塌等情况下,继承人可以继续使用对应的宅基地。 比如,只要房屋还在正常使用,继承人就可以继续在该宅基地上居住等。 三、关于继承的程序 继承人可以通过法定继承、遗嘱继承等方式来取得农村房屋的所有权。 如果涉及到多个继承人,那么他们需要进行协商,确定房屋的最终归属;若无法协商一致,也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对房屋进行合理分割。 案情回顾: 小朱去世后,留下农村的一处房屋。小胡认为农村房子不算遗产,不能继承;而小朱的子女小李和小丽则认为该房屋应作为遗产由他们继承,双方为此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从遗产的定义来看,小朱的农村房屋若是通过合法途径获得,比如自行在合规宅基地上建造或合法购买所得,就属于个人合法财产,能作为遗产被小李和小丽继承。 2、虽然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但继承人继承的是房屋所有权,按“地随房走”原则,只要房屋存在且未倒塌,小李和小丽可继续使用宅基地。 3、小李和小丽可通过法定继承、遗嘱继承等方式取得房屋所有权,若协商不一致,可按规定合理分割房屋。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