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转移财产多少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离婚时转移财产的认定标准并非仅看金额多少,重点在于行为的性质和对另一方权益的影响,具体可从以下方面来看:
一、行为特征 一方在离婚时若故意实施隐匿、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等行为,使另一方财产权益受损,就可认定为转移财产。 比如,偷偷取出大额存款转至他人名下,或是未经对方同意将房产过户给亲友等。 即便转移金额不大,但主观故意明显,同样会被认定。 二、金额差异影响 实践中,转移财产金额的认定会因具体案件而异。 若转移金额较小,对另一方财产权益影响不大,在财产分割时可能会适当考虑该情况。 但要是转移金额较大,不仅会在财产分割比例上对转移方产生较大不利影响,甚至可能需承担赔偿责任。 三、认定关键 总之,离婚时转移财产的认定,关键在于行为的故意性以及对另一方财产权益的损害程度,并非单纯依据金额大小来判断。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丽感情破裂准备离婚,小朱偷偷将夫妻共同存款中的3万元转至其朋友小胡名下,小丽发现后认为小朱是转移财产,小朱称只是暂存。此外,小朱还想瞒着小丽将夫妻共有的一套小面积房产过户给亲戚,被小丽及时制止,双方就财产分割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小朱偷偷转存款至朋友名下,主观上存在故意隐匿、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嫌疑,即便金额不算巨大,但其行为可能损害小丽的财产权益,可认定为转移财产行为。 2、小朱欲过户房产给亲戚,同样具有转移财产的故意。若其行为得逞,对小丽财产权益影响较大,在财产分割时应让小朱承担不利后果。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