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买二手房面积缩水怎么办 |
分类 | 房产纠纷-二手房纠纷 |
解答 |
律师解析:
对于广大的置业者而言,购买房产是人生道路上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决策。然而,有时候房屋的建筑面积会与实际不符,这种情况被称之为“房屋面积缩水”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涉及到土地规划变更、建设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手段等等因素。除此之外,购房者有必要掌握例如套内面积、公共分摊面积以及实际可利用面积等相关的建筑术语。若有关于房屋面积缩水的争议,那么关键问题便在于如何确定真实有效的建筑面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规定,当误差比例在3%以内时,业主无权据此请求解除购房合同;至于误差超出这一范围的话,买家有权选择是否提出解约主张或者仅仅要求发展商对误差部分的房款进行退换。总的来说,业主要明确误差比例超过3%后,买家的行动是基于自身权益作出选择。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
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以下原则处理:(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二)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买受人同意继续履行合同,房屋实际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按照约定的价格补足,面积误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承担,所有权归买受人;房屋实际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及利息由出卖人返还买受人,面积误差比超过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双倍返还买受人。 |
随便看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