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精神不正常的人犯罪怎么判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精神不正常的人犯罪的判定,需依据不同情形具体分析,以下为您详细阐述:
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当精神病人处于无法辨认自身行为,或者虽能辨认但无法控制自己行为的状态时,若其实施了危害行为并造成相应结果,且经过法定程序进行严格鉴定并得到确认,那么该精神病人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这是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们无法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有正确的认知和把控。 不过,为了保障社会安全和他人权益,应当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对其进行严加看管,并积极安排医疗治疗;在必要的情况下,比如其行为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或者家属、监护人无法有效监管时,由政府实施强制医疗措施。 2.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若其实施了犯罪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但考虑到其精神状态对行为的影响,在量刑时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间歇性精神病人: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为此时他们具备正常的认知和控制能力。 在司法实践中,要准确认定犯罪时的精神状态,必须通过专业的司法精神病鉴定。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判决既符合法律规定,又能体现公平正义原则。 案情回顾: 小朱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在一次与小李发生口角后,小朱持刀将小李刺伤。事后小朱称自己发病时不知行为后果,小李家属认为小朱应负刑事责任,双方就小朱犯罪时精神状态存争议。 案情分析: 1、若经专业司法精神病鉴定,小朱犯罪时处于无法辨认自身行为或无法控制行为状态,且按法定程序严格确认,那小朱无需担刑事责任,其家属应严加看管并送医治疗,必要时政府可强制医疗。 2、若鉴定为犯罪时精神正常,小朱应负刑事责任;若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虽担刑责,但量刑时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