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用谎言借钱不还怎么办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解答
律师解析:
倘若有人以恶意否认的方式借取他人财物且拒不偿还,那么这便可能触及到民事欺诈的范畴。
依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若行为人与相对人之间通过虚伪的意思表示来达成的民事法律行为,例如以欺骗手段获取借款,则此类行为将被视为无效。
同时,根据第一百五十七条的相关规定,若民事法律行为被判定为无效,那么行为人因该行为所获得的任何财产都应归还给对方。
若受害者因行为人的欺诈行为而蒙受了经济上的损失,他们有权要求行为人进行相应的赔偿。
在实践过程中,受害者可以采取多种途径来收集证据,例如借据、转账记录以及证人证言等等,以此来证实借款事实以及行为人的欺诈行为。
接着,他们可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请求确认借款合同无效,并且要求行为人偿还原款以及赔偿造成的损失。
在此基础上,倘若行为人还有其他的财产资产,受害者亦可申请对其进行财产保全,从而确保判决得以顺利执行。
若行为人的行为涉嫌构成刑事犯罪,例如诈骗罪,受害者同样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刑事案件中,若行为人最终被判有罪,除了要偿还借款本金之外,他们还需承担赔偿因其犯罪行为给受害者带来的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