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枉法裁判罪既遂会受到何种处罚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民事诉讼过程中,若蓄意违背事实真相及法律原则,妄下不公决断,情节严重者,将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若情节极端恶劣,则将获刑五年以上十年以下。 需指出的是,司法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徇私舞弊,导致出现民事以及行政枉法裁判行为时,倘若同时又触犯了受贿罪,依法将依惩处力度较大的相关规定加以惩罚。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定义的'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包含有如下三种具体情形: (1)在明明知道事情并非如此的情况下,依然做出表面上公正但实际上偏颇的裁决,例如,无视事实真相将原告单位的普通商标宣告成驰名商标。 (2)明知自己对法律理解有误,却刻意曲解法律,导致在判断过程中路人睽睽之下作出与明文法律条款相悖离的判决结果,这里所提到的法律并不仅仅指狭义上的法律,还囊括了其他所有适用的法规等等; 因此,不仅仅涉及实体法方面的问题,同样也涵盖了程序法的范围。 (3)行为人不仅违反了事实真相,同时也曲解了法律规定,在下裁决的时候同时违背两者。 如果存在以下五种情况之一,就必须启动立案调查工作: 1、该犯有枉法裁判行为,致使广大民众的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或者使法人、其他组织的财产亏损严重; 2、该枉法裁判酿成的恶果使得当事人及其亲属被迫选择自尽、残疾或是情绪失控等悲惨结局; 3、利用伪造的材料、证据营造虚假案件,通过枉法裁判达到个人目的; 4、同有关当事人互相勾结,制造伪证,销毁证据,或者更改庭审笔录从而达到枉法裁判的目的; 5、其他已经证明情节严重的情况。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有前三款行为的,同时又构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 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