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故意伤害案件如何进行刑事和解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探讨是否满足刑事和解之需求方面,我们必须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犯罪行为本身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性要相对较低,同时对受害人所形成的伤害也应较为轻微; 接着,受害人应表现出强烈的意愿来进行和解,他们不会期望通过法律途径去惩罚罪犯; 再次,公众对该和解方案应当持有普遍认可的态度。 当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为真心实意地认罪并通过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途径成功得到受害方的谅解时,如果受害人也自愿参与和解,那么双方当事人可以达成和解协议: 上述情况是由于民间纠纷而引发的,可能会涉及到刑法分则第四章与第五章中涵盖的犯罪案件,并且这类型的犯罪案件可能会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刑罚; 除去渎职犯罪以外,若涉案犯罪情节轻微且可能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也可以适用此章的规定进行和解。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在过去五年内曾有故意犯罪行为的历史记录,将无法适用于本章所规定的程序。 2、对于已经成功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当地公安机关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 同样的,人民检察院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向人民法院提供从宽处罚的建议。 尤其在犯罪情节轻微、无需判处刑罚的情况下,检察院甚至可以做出不起诉的决定。 而人民法院则可依法对被告予以从宽处罚。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者,需承受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司法制裁; 倘若再向前推进一步,导致他人重伤,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处; 而若是更为极端的情形,如致人死亡或者以极其残忍的手段致使他人重度伤残,那么犯罪分子将会面对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乃至死刑等更为严酷的刑罚。 当然,这里还有其他附加条件,并非所有此类案件都会按照上述标准进行判决。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