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绑架罪可以免处吗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解答
律师解析:
在诸多情况下,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较轻且性质轻微,因此我们通常不会将其视为犯罪行为。这类情况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的,通常被称为“不构成犯罪”,也是罪与非罪之间的重要界限。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无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其次,当犯罪行为已经超出了法定的追诉时效时,也会导致刑事责任的豁免。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不同类型的刑事犯罪,其追诉时效各有不同。例如,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死刑的,追诉时效为二十年。这些追诉时效具有严格的法定约束力,一旦超过,便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如果某位犯罪者得到了特赦令,那么他/她所应承担的刑罚将会被免除。
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拥有决定特赦的权力。一旦获得特赦,该名罪犯将不再受到任何形式的追究。
还有一种情况是,某些犯罪行为需要由受害人提出告诉才能进行追究,而如果没有人提出告诉或者告诉后又撤诉的话,那么就不能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有四类案件属于告诉才处理的范畴:即第246条规定的侮辱、诽谤案(除非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第257条第1款规定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第260条第1款规定的虐待案以及第270条规定的侵占案。
最后,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死亡,那么追究其刑事责任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我国刑法坚持罪责自负、反对株连的原则,同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并未设立缺席审判制度。因此,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死亡,那么追究其刑事责任也就变得毫无意义。
综上所述,在上述六种情况下,即使行为人的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要件,也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239条限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招致被绑架人丧命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限定处罚。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