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法犯罪构成的要件有哪些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犯罪构成的四大要素包含:
客观要件、客体要件、主观要件以及主体要件。 犯罪构成,这是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来衡量某一种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程度,这些要素都是判定犯罪构成必须的所有客观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结合,也是决定行为人需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所在。 以下是详细介绍: 1.客观要件: 这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 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犯罪,其构成还需要行为人的行为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或损害特定的对象等条件; 2.客体要件: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保护并受到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关系; 3.主观要件: 这是犯罪主体对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持有的心理态度。 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主要分为两种,即故意和过失; 4.主体要件: 这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且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犯罪构成就是确定某种行为是否属于犯罪的规格和标准,同时也是行为人对自身行为需承担刑事责任的重要依据。 首先,犯罪构成是区分具体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关键,只有当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时,才能够认定为犯罪。 其次,犯罪构成也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法律标准。 各种不同犯罪的独特性质,都能在每一个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中得到体现。 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危害社会的后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那么就构成了故意犯罪。 对于故意犯罪的行为人,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