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实名举报了经济案严重吗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解答
律师解析:
关于公民实名举报行为的严厉程度,其评判标准主要是基于举报内容本身的真实性进行评估。
如果举报人所揭示的事实状况经过严密核实,确实无误,那么即使在表达方式上出现了夸大其词、措辞含糊不清之类的问题,也无需为自身的失误承担责任,甚至不构成侵犯他人权益的举动,因此自然也就无需担忧面临任何潜在的法律风险和处罚。
然而反观之,倘若举报内容确实真实可靠,那么实名举报就会成为揭示事件真相的重要线索,从而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干预处理,从而很有可能对被举报者形成深远而长久的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四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
第一百一十一条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5: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