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司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员工如何定罪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涉嫌侵犯他人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其主要责任人以及其他直系不利影响者均将面临严厉的刑罚惩罚。
企业若严重违反国家关于个人信息管理的相关规定,擅自向他人贩卖或分享大量的公民个人隐私信息,情节严重者将面临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须接受相应数额的罚金处分; 情节更为恶劣者则将受到3年以上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惩罚,且同样需要缴纳相应金额的罚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内部员工如有任何违法行为,无论是职务行为还是非职务行为,其所产生的民事责任都应由公司单位全权负责; 然而,如果此类行为涉及到刑事过错,则需要该员工自行承担相关刑事责任。 具体而言,如果该员工有意或重大过失违法,并且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企业可以在承担完民事责任之后从该员工处进行追回。 再者,还要进一步考察该员工在企业中的角色定位及身份地位,因为如果其身为企业的某个主管或重要直接负责人等,而其行为又恰恰反映出企业整体意志的话,那么此种情况很可能构成单位集体犯罪,届时企业同样也必将遭受罚金罚款之责; 然而,如果此类违法行为是由于员工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不慎侵犯他人人身或财产权利,那么企业就得承担起特定的侵权责任,但这类责任更多地属于民事范畴,本质上就是企业代替员工为此类过失行为负责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