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判缓刑是否会当庭释放,最长判多少年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若被判处缓刑,一般会当庭予以释放,但这并不代表犯罪者能够完全恢复行动上的自由。
其缓刑考验期限应在原判定刑罚期限之上五年以内,且不得低于一年。 待定缓刑的犯罪分子需在缓刑考验期间严格遵守如下规定: 1、照章遵守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并接受相关部门监管与审查。 2、按照法定程序,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权力机构进行自身行为报告。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见客人方面的具体规定。 4、倘若因特殊原因需要离开居住地所在的市、县或迁往其他城市居住,必须得到考察机关批准。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假释期间,犯罪者个人的政治权利将会从缓刑结束之时起开始执行,这与主体刑法规定的内容保持一致。 因此,罪犯们在缓刑考验期间必须严守相关规定,如遵守会客制度,在迁离居住城市之前需报告,按时向有关部门汇报自身的相关活动情况,并且禁止违反新的实体法律,倘若任何罪犯违反上述相关规定,将不得不受到撤销缓刑处罚的制裁。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三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