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认罪认罚会对判决有何影响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的确并不尽然。关于认罪认罚量刑建议的法律规定,主要是在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于予以认罪认罚的罪犯进行从轻发落,然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恪守罪责刑相适应等各项根本原则。1、依据与此相关之法律规定,坚决贯彻宽严并施的刑事政策。切实执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当根据犯罪行为的具体状况,区分案件的性质、情节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实施区别对待,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对于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认罪认罚案件,应尽可能依法从简、从速、从宽处理;2、对于由民间矛盾引发的犯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认罪、真心悔罪且获得被害人谅解、达成和解协议、尚未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应积极运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尤其是对其中社会危害性较小的初犯、偶犯、过失犯、未成年犯,一般应当体现出从宽处理的精神。3、对于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的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以及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敏感案件,应当审慎把握从宽处理的尺度,避免案件处理明显背离人民群众的公平正义观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八条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 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 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宽处理的法律规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