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判缓刑有案底吗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当未成年人被判处缓刑时,虽然会留下犯罪记录,但是遵循法律原则,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在特定条件满足的前提下,该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将会被封存,且不得泄露给任何形式的单位以及个人查询使用,除非是司法部门因为案件办理的实际需求,或者依据相关法规规定必须进行查询的特殊情形。
接下来,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法律上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 首先,年满十六周岁的公民,只要触犯了刑法,均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其次,对于已经年满十四周岁,但尚未达到十六周岁的人群而言,如果实施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他人至重伤或身亡、强制猥亵妇女、抢夺他人财物等严重的犯罪行为,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再次,对于那些年满十四周岁,却未满十八周岁的青少年来说,在伦常道德之外,他们的法律权利也受到较大的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便逃脱法律的制裁。 相反,任何青少年罪犯都应该接受这样的教导,无论是从身心建设还是劳动改造方面,他们都需要得到积极的关注和影响。 最后,由于尚未成年的未成年人相对缺乏责任意识,如果他们犯罪后,没有受到严厉的法律惩处,那么,就只能通过对他们的亲生父母或者监护人加强管教,适当时候,甚至可以采取由政府进行收容教育的方式进行转化帮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八十六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