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销售不合格药品行政处罚怎么处罚 |
分类 | 刑事辩护-经济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贩卖假药的惩处标准如下:
首先,对于犯有销售假药罪行的行为人,政府将会依法没收其违法生产和销售的药品以及违法所得,同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此外,更将面临警方给予的超过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十五倍至三十倍的高额罚款。 其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犯有销售假药罪行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相应地缴纳罚金。 而在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下,犯罪分子将被追究刑事责任,重则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外加罚金惩罚。 进一步详细描述,当假药的生产和销售具备如下任何一种情况时,均将构成犯罪事实,应当予以立案侦查。 这些情况包括但不限于: 含有超过国家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并非所宣称的有效成分,此等假药可能导致病情诊断失误;标示的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超出实际范围,可能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延误;以及缺乏所标示的紧急救治所需的有效成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
禁止生产(包括配制,下同)、销售、使用假药、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 (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 (三)变质的药品; (四)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劣药: (一)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二)被污染的药品; (三)未标明或者更改有效期的药品; (四)未注明或者更改产品批号的药品; (五)超过有效期的药品; (六)擅自添加防腐剂、辅料的药品; (七)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的药品。 禁止未取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生产、进口药品;禁止使用未按照规定审评、审批的原料药、包装材料和容器生产药品。 第九十九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药品研制、生产、经营和药品使用单位使用药品等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必要时可以对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延伸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隐瞒。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高风险的药品实施重点监督检查。 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监督检查情况,应当采取告诫、约谈、限期整改以及暂停生产、销售、使用、进口等措施,并及时公布检查处理结果。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证明文件,对监督检查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当保密。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