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检察院直接取保,会判什么刑
分类 刑事辩护-取保候审
解答
律师解析:
我们必须明确的指出,取保候审与审判结果并无任何关联性。
它只能作为一种刑事司法程序上的强制性措施,旨在确保整个司法程序得以平稳向前推进。
因此,取保候审的施行与否,以及法院做出何种宣判,都与其无直接的关系。
而关于取保候审之后,法院会做出何种判断,这也是十分复杂且无法预知的。
取保候审并不代表一定可以获得无罪释放的结论,同样也并不能作为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定依据。
因此,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理解,不要将取保候审误认为审判结果的决定因素。
关于取保候审的评估和裁决,我们必须全面考虑犯罪嫌疑人和被告的犯罪事实、情节及其他相关因素。
取保候审只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项强制性手段,与最终的刑事判决划分的性质截然不同。
然而,并非所有的被告在取得保释后都会被判缓刑。
具体的量刑判定,需要结合各种因素,如取保候审的理由、在保释期间是否发现新增犯罪行为等等来加以确定。
当然,若在保释期内发生过如下几种情况的话,我们可能会选择继续对当事人实施拘捕,以更改最终的审判结果。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明文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这是一项授权性规定,也是一项排他性规定,这一规定即将申请取保候审的主体资格授予给了已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辩护人。“法定代理人”就是指依法代理被代理人从事某种行为的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近亲属”则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近亲属”则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0: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