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判决生效以后多久能强制执行 |
分类 | 诉讼仲裁-判决执行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判决生效后多久能强制执行的问题,常见情况分为以下两类:
一、民事一审判决 在民事一审判决中,双方当事人均有上诉的权利,上诉期一般是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算,时长为15日。 在这个上诉期内,如果双方都没有提起上诉,那么一审判决在上诉期满后便正式生效。 生效之后,判决通常会指定一个履行期间,要求当事人按照规定履行相应的义务,比如给付金钱义务等。 如果对方没有在判决指定的期间内履行义务,当事人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申请的时间是在生效后的履行期届满之日起2年内。 举个例子,如果判决指定在10日内履行义务,那么当这10日届满,而对方仍然没有履行,从第11日开始,当事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民事二审判决 民事二审判决和一审有所不同,一经作出就立即生效。 生效后,若对方没有按照判决的要求履行义务,同样在履行期届满后,当事人可以在2年内申请强制执行。 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申请执行的期间属于法定不变期间。 这意味着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也就是说,在某些特定的法定情形下,申请执行的期间可能会因为符合相关规定而出现中止或者中断的情况。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因合同纠纷诉至法院,一审判决小朱胜诉,要求小李10日内支付欠款。小李未上诉,15日上诉期满判决生效。10日履行期届满后小李仍未付款,小朱想申请强制执行,却不知生效后多久能申请,且不知期间能否中止、中断。 案情分析: 1、对于民事一审判决,如本案,上诉期15日双方未上诉则生效,指定履行期届满对方未履行,当事人可在生效后的履行期届满之日起2年内申请强制执行,所以小朱可从第11日起2年内申请。 2、申请执行期间是法定不变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规定,若出现法定情形,小朱申请执行期间可能中止或中断。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