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亡后家属怎么要求赔偿 |
分类 | 工伤赔偿-工伤赔偿标准 |
解答 |
律师解析:
1.确定赔偿主体:
在工伤死亡赔偿中,赔偿主体的确定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主要包括用人单位。 如果存在其他相关责任方,也需明确责任归属。 例如,若工程存在违法分包,分包方也可能承担赔偿责任。 2.明确赔偿项目: 赔偿项目包含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 丧葬补助金是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用于丧葬相关费用支出。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职工本人工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3.收集证据: 要收集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等; 工亡认定决定书是确定工亡的关键证据; 亲属关系证明用于确认领取抚恤金的资格等。 4.协商解决: 与赔偿主体就赔偿事宜进行协商,争取达成赔偿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 5.仲裁或诉讼: 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案情回顾: 小何在小李承包的工地上工作时因事故死亡,其家属认为小李作为用人单位应赔偿,而小李称将工程违法分包给小胡,认为小胡也应担责,双方就赔偿主体及金额产生争议。小何家属收集证据后与他们协商无果。 案情分析: 1、关于赔偿主体,小李作为用人单位本应担责,因存在违法分包情况,小胡作为分包方也可能需承担赔偿责任。 2、赔偿项目方面,应包含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各项需按规定标准计算。 3、小何家属收集的劳动关系证明、工亡认定决定书、亲属关系证明等证据,对确定赔偿责任和领取抚恤金资格至关重要。 4、协商不成时,申请仲裁是合理途径,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再提起诉讼。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