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法携带管制刀具危及公共安全罪构成既遂怎么判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非法携带管制刀具危及公共安全罪构成既遂怎么判 犯本罪,刑法规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行为人携带爆炸物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虽未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但拒不交出的,构成本罪;行为人携带爆炸物的数量达到最低数量标准,能够主动、全部交出的,可以不按犯罪处罚。 二、构成要件 (一)客体 本罪危害的是不特定人和物,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的管理办法。 (二)主体 构成本罪的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他既可以是中国籍公民、也可以是外国籍公民,还可以是无国籍公民,只要行为人携带了上述物品之一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又不听劝告交出统一管理,造成严重后果,即构成本罪主体。 (三)主观方面 构成本罪的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所携带的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会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不特定人或物的损害而携带并不听劝告按规定处理。 (四)客观方面 犯本罪,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携带上述物品; 二、行为人必须携带上述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进入公共交通工具; 只有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对于情节显著轻微,携带数量很少,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则不宜认为构成本罪。本罪属行为犯,只要行为人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进入了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一达到情节严重,即可构成本罪,其并不以造成实际危害后果为构成必要。倘若发生其他后果,如爆炸、火灾等,则应依其主观的内容以他罪如爆炸罪、过失爆炸罪、放火罪、失火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等论处,非法携带的行为则不再单独构成其罪。 本罪的构成要件为,客体为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客观行为为非法地将枪支弹药、爆炸物携带至公共场合和;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上,必须是出于故意,即明知是危险物品依旧携带。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