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实践中医疗事故怎么认定 |
分类 |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责任 |
解答 |
目前在我国医疗事故可以说是一个高发的事故,其责任主体一般是医护人员,实践中对医疗事故的认定还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对于不少人来说,医疗事故的认定关系到最后的责任由谁承担的问题。那么实践中医疗事故怎么认定呢? 1.医疗事故构成的损害事实 这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给病人造成损害的客观事实。这是医疗事故成立的首要要件,也是医疗单位承担医务人员损害责任,给予病人赔偿的必要条件。 2.医务人员实施了不当行为 即医务人员违反有关规章制度,在诊疗护理常规的工作中出现的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行为。 3.不当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对损害事实承担责任的客观依据,一个人决不会对与他毫不相干的损害负责,医疗过失行为与病人人身损害后果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病人受损害的事实只能是医务人员的不当行为造成的,不当行为是因,损害事实是果,无因果关系则不能要求医务人员(医疗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4.医疗事故中的主观过错 医疗事故中的主观过错表现为行为人在诊疗过程中的过失行为。 上述四个构成要件是有机统一的,缺一不可,也是正确认定医疗事故是否成立的必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33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三)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四)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实践中对医疗事故的认定离不开医疗事故的四个构成要件,只有同时具备了上述四方面,才能构成医疗事故。上文中也为大家提供了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小编提醒大家在对医疗事故的认定上面,一定要多注意哪些是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