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法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罪如何处罚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非法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罪如何处罚 行为人构成该罪,一般犯罪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 违反国家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非法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1、违反国家规定,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应予立案追诉。 2、盗伐森林或者其它林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盗伐二至五立方米以上的; (2)盗伐幼树一百至二百株以上的。 3、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条规定的“盗伐森林或者其它林木”: (1)擅自砍伐国家、集体、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2)擅自砍伐本单位或者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3)在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地点以外采伐国家、集体、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4、林木数量以立木蓄积计算,计算方法为:原木材积除以该树种的出材率;“幼树”,是指胸径五厘米以下的树木。 三、非法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林业管理制度。包括林木区域、分布、林木种植、林木树种规划、林木采伐等各项林业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以森林法为代表,包括其他国家森林保护法规以及地方森林保护法规。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破坏国家林业管理制度的行为。收购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予以购买。如果行为人收购的是合法采伐的林木,则不构成本罪。收购行为没有地域限制。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单位亦可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非法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是种恶劣的行为,个人犯罪由其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是单位犯罪的,那么就由单位的负责人或者相关的负责人来承担法律责任,一般量刑在三年以下或者三年以上七年以下,除了对犯罪人或者单位处以刑罚外,还包括罚金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