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他违约了我怎么办,合同违约构成要件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违约 |
解答 |
一、民法典他违约了我怎么办 合同一方当事人违约后,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如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如果不承担违约责任的,可以向法院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五百七十八条【预期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第五百八十四条【损害赔偿范围】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二、合同违约构成要件 1、行为。 一方当事人必须有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行为,这是构成违约责任的客观条件。 违约行为只能在特定的关系中才能产生。 违约行为发生的前提是,当事人之间已经存在着合同关系。 如果合同关系并不存在(如尚未成立,或已被解除,或被宣告无效),则无约可违,自然不存在违约责任。 。 2、过错。 违约一方当事人主观上有过错,这是违约责任的主观要件。 当事人违约可能有各种原因,如不可抗力、对方违约等。 因这些原因引起违约,当事人不能承担违约责任。 只有因违约当事人的原因造成违约责任。 因此,违约当事人要承担违约责任,主观上必须要有过错。 而在双方过错的情况下,过错的大小是其承担违约责任大小的依据。 3、损害事实。 损害事实指当事人违约给对方造成了财产上的损害和其他不利的后果。 从权利角度考虑,只要有违约行为,合同债权人的权利就无法实现或不能全部实现,其损失即已发生。 理论上来讲,在违约人支付违约金的情况下,不必考虑对方当事人是否真的受到损害及损害的大小; 而在需要支付赔偿金的情况下,则必须考虑当事人所受到的实际损害。 4、因果关系。 违约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违约当事人承担的赔偿责任,只限于因其违约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 对合同对方当事人的其他损失,违约人自然没有赔偿的义务。 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害包括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对这两种损害违约人应赔偿。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一方违约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如果对方不承担违约责任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主张自己的权利。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