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房屋买卖违约诉讼期限是多久 |
分类 | 房产纠纷-房屋买卖 |
解答 |
一、民法典房屋买卖违约诉讼期限是多久 房屋买卖违约产生纠纷,当事人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是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房屋买卖违约的情形 1、不能履行。 又叫给付不能,是指债务人在客观上已经没有履行能力,或者法律禁止债务的履行。 在以特定物为标的物的合同中,该特定物毁损灭失,构成不能履行。 不能履行以订立合同时为标准,可分为自始不能履行和嗣后不能履行。 前者可构成合同无效; 后者是违约的类型。 2、延迟履行。 又称债务人延迟或者逾期履行,指债务人能够履行,但在履行期限届满时却未履行债务的现象。 其构成要件为: 存在有效的债务; 能够履行; 债务履行期徒过而债务人未履行; 债务人未履行不具有正当事由。 是否构成延迟履行,履行期限具有重要意义。 3、不完全履行。 是指债务人虽然履行了债务,但其履行不符合债务的本旨,包括标的物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质量等不符合合同约定等。 不完全履行与否,以何时为确定标准应以履行期限届满仍未消除缺陷或者另行给付时为准。 如果债权人同意给债务人一定的宽限期消除缺陷或者另行给付,那么在该宽限期届满时仍未消除或者令行为给付,则构成不完全履行。 4、拒绝履行。 拒绝履行是债务人对债权人表示不履行合同。 这种表示一般为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 例如,债务人将应付标的物处分给第三人,即可视为拒绝履行。 关于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规定,即指此类违约行为。 其构成要件为: 存在有效的债务; 有不履行的意思表示(明示的和默示的); 应有履行的能力; 违法的(即不属于正当权利的形式,如抗辩权)。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所以房屋买卖纠纷向法院主张权利的时效是3年,从房屋买卖违约行为发生后开始计算。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