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签订合同没履行怎么处理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订立 |
解答 |
一、签订合同没履行怎么处理 签订的合同生效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的,会构成合同违约,违约方要承担违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合同履行的原则】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五百七十八条【预期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二、合同订立的方式第一、口头形式。 当事人口头协商达成协议。 口头合同简便易行,在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口头合同的好处是方便。 但是,口头合同在发生纠纷时难以取证,不易分清责任。 对于不及时结清的和较重要的合同,不宜采用口头形式。 第二、书面形式。 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以及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当事人协商同意的有关修改合同的文书、电报和图表,也是合同的组成部分。 采用书面合同的好处是,当发生纠纷时举证方便,容易分清责任,也便于主管机关和合同管理机关监督、检查。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我们建议,大家尽量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 3、公证形式。 合同公证指当事人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由国家公证机关对合同内容加以审查公证。 公证机关对书面合同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确认后,在合同书上加盖公证印鉴,以资证明。 经公证的合同具有很强的证据力,除有相反的证据外,不能推翻。 合同要不要公证,一般由当事人自行约定。 当事人要求必须公证的合同,不经公证不生效。 第四,批准形式。 有些合同须经国家有关主管机关审查批准。 通过分析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如果签订的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会构成合同违约,要承担违约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