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委托合同订立有什么原则? |
分类 | 诉讼仲裁-治安管理 |
解答 |
一、委托合同订立有什么原则 订立委托合同的时候当事人需要遵循的原则有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等。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 《民法典》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第九百一十九条 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 二、委托合同订立内容有哪些 委托合同一般应具备下列条款: 1、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名称(或姓名)及住所。 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名称(或姓名)应写全称,不可简化或使用代号。 2、委托。 也称委托事项,是指委托人和受托人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这既可以是具体事物,也可以是利益。 3、受托的权限范围。 在合同中,经双方协商一致,明确受托人的权限范围,受托人只能在授权范围之内从事自己的义务,未经委托人同意擅自从事有关事务,其后果应自己负责。 4、委托事项的具体要求。 合同中应明确委托事项的名称、数量、规格、质量、完成等具体要求。 5、委托。 是指自委托合同签字之日起,至完成委托事项、全部清结之日止的具体时间,如超越这一期限为逾期。 6、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在合同中应明确委托方与受托方的权利和义务,以便约束双方按合同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 7、报酬支付。 如果委托方与受托方签订的是有偿合同,则应在合同中约定支付报酬的方式、数量、期限等。 8、责任。 委托合同中应明确规定违约责任,以便合同一方违约时守约方、仲裁机构改革、人民法院在处理时有所遵循。 9、合同纠纷解决方式。 是指委托方和受托方因合同发生争议并协商不成时,是通过某仲裁机构解决,还是诉请某法院解决。 10、其他约定事项。 委托合同的订立一定要在双方协商好之后才能进行签订,在签订时就需要按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来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到合同的有效性,在合同订立成功之后就一定要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在合同期限内违反合同的条款,那么就需要承担起违约的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