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是怎样的 |
分类 | 损害赔偿-人身侵权 |
解答 |
一、民法典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是怎样的?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精神损害赔偿】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二、怎么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标准?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理诉讼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三、精神损害赔偿争议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四、精神损害赔偿争议向法院起诉后满足哪些条件才会立案?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五、精神损害赔偿争议向法院起诉后被告享有哪些权利? 1、有反驳诉讼和提起反诉的权利。 2、有承认原告诉讼请求的权利。 3、有委托代理人的权利。 4、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5、有收集和提供证据的权利。 6、有进行陈述、质证和辩论的权利,有权通过辩论反驳对方的主张和论证自己的主张。 7、有选择调解的权利。 8、自行和解的权利。 9、提起上诉的权利。 10、申请再审的权利。 11、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权利。 可见,《民法典》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是非常明确的,要求被侵权方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并非所有的侵权事故中都有精神损害赔偿。不过,精神损害赔偿金标准没有固定的数值,要根据具体的侵权行为才能准确分析。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