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财产税
个别财产税也称特别财产税(SpecialPropertyTax)或特种财产税,是对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某种特定财产单独课征的一种财产税。如对土地征收的地产税或土地税,对房屋征收的房产税,对土地和房屋合并征收的房地产税等都属于个别财产税。根据征收范围和课征方式的不同,财产税可分为一般财产税和个别财产税两大类。
问题 | 所得税 |
分类 | |
解答 |
![]() 一、所得税的概念分析所得税是指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税法规定的所得额,是指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经营等取得的可用货币计量的收入,扣除为取得这些收入所需各种耗费后的净额。 所得税属于直接税,其纳税人和实际负担人是一致的,可以直接调节纳税人的收入,是现代税收制度中的主体税种。所得税的计算涉及纳税人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能促使纳税人建立、健全会计和经营管理制度,有利于国家通过征税加强监督管理。 所得税(香港称“入息稅”,中国大陆、台湾、日本和韩国称“所得税”,英文income tax)是税种的一类,按自然人、公司或者法人为课税单位。 世界各地有不同的课税率系統,例如有累进税率也有单一平税率多种。 所得税是指国家就法人或个人的所得课征的一类税收。又称所得课税、收益税,指国家对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所得征收的一类税收。 二、所得税的主要特点首先,税收负担的直接性,因此不易于转嫁。 其次,税基的广泛性。作为课税对象的所得,可以是来自家庭、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种纳税义务人,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获得的个人纯收益。 再次,征税管理具有复杂性。因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根据复杂计算所得到的应纳税所得额,在此基础上才能计算出应纳税额。在企业里,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需要进行分配扣除。在家庭中,也需要复杂计算。 然后,税收分配的累进性。累进性,指经常性项目通常采用累计税率,税率设计时尽可能体现量能课征的公平性原则。以体现在纵向公平方面发展积极作用。 最后,税收入的弹性。 税收入的弹性是指在累进的所得税制下,所得税的边际税赋随应纳税所得税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所得税的收入随着经济繁荣而增加,随经济衰退而降低,不仅使税收收入具有弹性,而且可发挥调控经济的“自动稳定器”的功能。 三、所得税的主要种类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人所得税等; 利得税—资本利得(资本活动带来的); 收益税—土地收益,房产收益; 社会保险税(对个人所得的一种扣除)。 四、所得税的重要意义对比来讲,商品课税比较有效率,但收入再分配能力有限;所得课税能较好促进公平,但在效率方面有欠缺。一般认为付出一定的征收成本,以改善社会公平状况是非常必要的。 1.所得税与公平 所得课税具有税基广泛,税率累进的税制特征,加上对各种宽免(宽指税基宽与容,免指税基范围的免除)与扣除项目的设置,可以有效的促进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 税基广泛,所得税仅次于商品劳务税的征收 2.所得课税与效率 通过所得课税实现经济的有效性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效率损失。所得效率包括经济效率与行政效率。经济效率是指所得税是否能最有效的配置经济资源,给社会带来的负担最小或利益最大。行政效率是指税收的征纳成本是否减到最小税度,给国家带来的实际收入最大,给纳税人带来的额外负担最小。 3.所得税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影响经济。 (1)所得税与经济稳定。经济稳定—所得税对经济波动大的国家,都是靠所得税“烫”平。 ①政府自决改变财政支出规模、方向的政策 ②税收的自动稳定器。由于所得税性质决定,所以具有“自动稳定器”的特点。 ③相机决策的税收政策。 (2)所得税与经济增长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费、投资等要素对经济增长最直接。个人所得税直接影响消费需求,既而间接影响投资需求。企业所得税的税后可支配的收入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税后可支配的收入高低,影响企业的投资回报率,进而影响投资。 总之,企业所得税对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其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是由两个功能实现:所得税率降低;企业不同具体政策的应用,如折旧、存货、投资抵免等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五、所得税的主要性质第一:通常以纯所得为征税对象。 第二:通常以经过计算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 第三:纳税人和实际负担人通常是一致的,因而可以直接调节纳税人的收入。特别是在采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所得税在调节个人收入差距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作用。对企业征收所得税,还可以发挥贯彻国家特定政策,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 第四:应纳税税额的计算涉及纳税人的成本、费用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加强税务监督,促使纳税人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改善经营管理。 六、所得税的免征政策近三年地方政府债利息免征所得税 财政部9月22日发布《关于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所得免征所得税问题的通知》,通知称,对企业和个人取得的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关于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所得免征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一、对企业和个人取得的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二、地方政府债券是指经国务院批准,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为发行和偿还主体的债券。 七、财政收入财政是同国家的产生和存在相联系。国家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挥职能,必须消耗一定的社会产品。但是,国家本身通常不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因而必须凭借自身拥有的政治权力,强制性地往收一部分社会产品,以满足各方面支出的需要。 这种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它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从这一概念的内容可以看出,财政是一种分配关系,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在社会范围内集中性的分配关系。这就是财政的本质。 八、所得税相关概念国家就法人或个人的所得课征的一类税收。所得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认识:①认为所得就是纯资产的增加,即在一定期间增加的资产减去消耗减少的资产后的余额;②认为所得是有连续来源的收入,如工资、利润、利息、租金收入等项。一般地说,所得是指法人或个人在一定期间内(通常为一年),由于劳动、营业、投资或把财产、权利供他人使用而获得的连续性收入中,扣除为取得收入所需费用后的余额。所得一般分为三类:①营业所得。如从事工业、商业、服务业等生产经营的所得。②投资所得。如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或转让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③劳务所得。如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奖金所得。 九、所得税税率制度一般分为比例税率与累进税率。在累进税率中,又分为全额累进与超额累进。不同税率各有其优缺点,各国一般根据本国具体的政治经济情况来确定自己的税率制度。但是,税率的高低、累进的级距,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积极性的发挥有着一定的影响。 所得税 - 征收办法 一般分为申报法和源泉控制法。前者是指由纳税人依据实际收入情况自行申报纳税的制度,后者是指由支付单位于付款时负责代扣代缴税款的制度。 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征收所得税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资本主义国家征自劳动者个人的工资所得税,直接由工人负担;征自公司、企业的利润所得税,来自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西方经济学家往往把累进所得税制说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自动调节器”,是贯彻社会政策、实现“财富均等化”的主要工具。但实际上,无论资产阶级交纳多少所得税,都是劳动人民负担的,因为这些税都是无偿占有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而且资产阶级还往往凭借其生产资料占有权,用提高价格等办法,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劳动人民。因此,征收所得税并不会触犯资本主义制度,并不能真正实现“均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所得税,主要是对企业法人征收。它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调节企业盈利,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所得税相关词条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