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口头合伙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
分类 | 公司经营-合伙联营 |
解答 |
一、口头合伙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合伙合同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的方法解决。 仲裁的具体方式又包括社会团体仲裁。 社会团体仲裁指的是当事人双方的约定,对于现在或者是将来会发生的一定的合同纠纷,由社会团体以内所设立的仲裁机构予以仲裁,该种仲裁的裁决,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合同当事人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同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 因此合同纠纷本质上是一种民事纠纷。 民事纠纷应当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民事手段解决。 民事诉讼方式不同于行政诉讼方式和刑事诉讼方式。 行政方式通过行政手段直接介入合同纠纷,不符合合同法的平等理念。 刑事途径是国家以刑事手段解决合同纠纷。 一旦合同需要通过刑事手段解决,就不能称之为合同纠纷,而是刑事案件。 二、内部的合伙合同是否有效 合伙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意思表示真实,是指缔约人的表示行为应真实地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即其效果意思与表示行为相一致。 它作为合同的有效要件,是意思自治原则的当然要求。 意思表示不真实,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一般误解等情况下,合同仍为有效。 在重大误解时,合同则可被变更或者撤销。 在乘人之危致使合同显失公平的情况下,合同可被变更或者撤销。 在因欺诈、胁迫而成立合同场合,若损害国家利益,合同无效; 若未损害国家利益,合同可被变更或撤销。 2、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3、合同标的须确定和可能。 合同标的决定着合同权利义务的质和量,没有它,合同就失去目的,失去积极的意义,应归于无效。 合同标的可能,是指合同给付可能实现。 合同标的确定,是指合同标的自始确定,或可得确定。 4、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这一要件要求当事人能够了解合同的状况和法律效果,对保护其合法权益和减少纠纷均具有意义。 自然人签订合同,原则上须有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得亲自缔约,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签订。 解决合伙合同纠纷的方式有很多种,合伙合同要想具备法律效力,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首先合同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其次签订合同的行为人要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最后合同的内容不能违背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愿,要表示真实。 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所面临的问题。平常我们可以多多学习了解法律知识,这样在面临法律问题需要解决时,我们就能够通过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如果您还需要其他方面疑问的话,可以咨询本站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