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行政诉讼不受理有哪些情形?行政诉讼不受理怎么办?
分类 法律顾问-诉讼指南
解答

行政诉讼是指个人或组织,对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了个人的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这是一种合法有效的手段。那么行政诉讼不受理有哪些情形?行政诉讼不受理怎么办?将在本文中为大家解答。

行政诉讼法第11条正面规定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完整的受案范围还包括限制性排除的规定。

一、行政诉讼不受理有哪些?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抽象行政行为

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内部人事管理行为

行政机关对所属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作的任免、奖惩、调动、福利等决定,工作人员不服的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四)法定终局裁决行为

(五)刑事司法行为

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这是一种形式意义上的行政行为,但实质意义上则为司法行为。公安、国家安全机关行使职权具有双重性质,这里的刑事诉讼行为不受行政法规则调整和支配。

(六)行政调解行为与法定行政仲裁行为

调解是一种当事人自愿接受的“管辖”,对当事人权利、义务发生影响的决定因素是其意思表示,而非行政机关的意志。行政调解只是一种行政的规劝、建议,达成调解协议也主要依赖平等主体间让渡权利、处分权利。劳动仲裁或其他法定仲裁的主体往往不是行政机关,故而对调解行为和仲裁行为不服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七)不具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行政指导行为也不具有强制性,因而没有必要通过诉讼途径来解决。

(八)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重复处理行为一定是维持了原结论,没有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发生新的得、丧、变更的影响,只是对以往结论的肯定和维持,故而,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九)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这里的对相对人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主要是指行政行为有效成立以前的内部运作、程序性的准备行为、调查取证等事实行为,此种行为尚未发生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得、丧、变更变化的实际效果。

二、如何处理

根据行政诉讼有关解释,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对原告的起诉进行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天内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阿紫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7日内不能决定是否受理的,应当先予受理;受理后经审查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受诉法院在7日内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的,起诉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诉或者起诉。上一级法院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予受理;受理后可以移交或者指定下级法院审理,也可以自行审理。因此,你可向上级法院起诉。

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行政诉讼不受理的相关法律问题,对于法律中明确的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抽象行政行为 行政法规、内部人事管理行为、法定终局裁决行为等,法院都是不予受理的,有相关需求的朋友可以向高一级的法院申请,同时需要专业律师的法律援助。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7: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