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哪些行为属于刑事案件?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哪些行为属于刑事案件? 1、实施了犯罪行为,且依据刑事法律的规定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就属于刑事案件。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的案件 。 2、刑事案件一般都是国家刑事司法机关主动介入。 在受害人或者群众报案、举报后,公安、检察机关即会介入侦查。然后由检察院代表国家对被告人提起公诉,由法院作为法律的裁判者进行公正的审判从而达到制裁犯罪人和保护人民的刑法目的。 二、刑事案件的类型有哪些? 1、刑事案件可以分为侵犯财产案件,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案件等。 刑事案件主要包括的内容具体如下: (1)危害国家安全罪; (2)危害公共安全罪; (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5)侵犯财产罪; (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7)危害国防利益罪; (8)贪污贿赂罪; (9)渎职罪; (10)军人违反职责罪。 2、一般刑事案件流程如下: (1)侦查,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 (2)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 (3)审判,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三、刑事案件有原告吗? 1、刑事案件没有原告。 在刑事自诉案件中,原告方称为自诉人。公诉案件中,原告则成为公诉人。 2、在民事诉讼中,原告是认为被告侵犯其民事权益或与其发生民事权益争执的人。 在行政诉讼中,原告是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人;在刑事自诉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原告是认为被告人犯罪行为侵犯其正当权益的人。原告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对其请求进行审判,人民法院就案件审理后作出的裁判,对原告有约束力。原告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原告,其诉讼行为应由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在诉讼中,原告依法享有一系列诉讼权利,并承担法律规定的诉讼义务。 任何人都不得实施犯罪行为,否则可能会被认定为是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者是被告。公民发现他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之后,可以向当地的公安机关举报。如果阅读了此文之后,对哪些行为属于刑事案件依旧存在疑问,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